别墅基础采用什么形式?
首先,要清楚影响建筑结构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:使用要求(功能)、周围环境、结构和材料的性能及造价等几个方面。 对于独栋类别墅而言,根据其所在土地性质可分为独立式别墅和合院式别墅;结合结构体系,又分为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类。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受力上的不同,前者属于承重墙结构,后者为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。
1. 独立式别墅 由单个住宅建筑单独占地的别墅。又分为:①独院式别墅:一般高3~4层,基址选择较为自由,除少数特殊地质情况外,一般无须进行地基处理即可建造。
②跃层式别墅:一般为4层以上,每层层高较少,通常采取底层架空方式提高通风采光效果并加强稳定性。对于风荷载较大或地基比较软的土质地区,可采用此结构形式以避免沉降。 2. 合院式别墅 由多个住宅建筑围合的庭院式别墅,又有“中式别墅”之称。
因中国古建筑设计、营造法规中严格限制高度,所以传统合院式民居大多限高、限大,多为3~4层的较小体量建筑。而现代设计的合院式别墅,则可以在尺度上有所放松,但基本形式仍然延续中国传统风格。与独院式别墅相比,往往外墙体量加大,内部中轴线上增加天井,以改善通风采光条件。 在结构形式上,合院式别墅与独院式别墅差异不大,同样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。
在具体选用哪种结构形式时,可根据地理环境、气候特点、技术条件和建筑造型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。如在我国西南高海拔地区,由于温度低、冻土深,采用桩基施工困难且效率低下,此时可考虑用天然地基作为别墅的基础。在南方一些地域,由于软土地基深达几十米甚至更厚,采用桩基也存在着成本高、成桩困难等问题,此时亦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。 如果条件允许,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采用复合基础。即在天然地基下部设置箱型、筏板等基础和地下室,用以分担上部结构的荷载并防止不均匀沉降。